當前位置:首頁>軍事要聞
興武強兵見行動
時間:2015-12-26 15:12:36來源: 作者:點擊:次
駐馬店市驛城區區委書記鄭玉林關心支持國防建設側記 河南國防教育網訊 趙輝、劉韜報道:駐馬店市驛城區是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的故鄉,歷來有著崇軍尚武的光榮傳統。如今,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區委書記、區
駐馬店市驛城區區委書記鄭玉林關心支持國防建設側記
河南國防教育網訊 趙輝、劉韜報道:駐馬店市驛城區是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的故鄉,歷來有著崇軍尚武的光榮傳統。如今,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區委書記、區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鄭玉林以春風化雨般的行動,譜寫了關心支持國防建設的新樂章。去年,這個區被省政府評為“民兵應急隊伍規范化建設先進單位”,被省委宣傳部、省軍區政治部評為“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單位”,區人武部被省軍區評為“先進團級黨委”、“軍事訓練先進單位”.近日,他被省委、省政府和省軍區評為全省“黨管武裝好書記". 傳承好愛國擁軍光榮傳統,為驛城和諧快速發展提供強勁的精神支撐 2005年初春,鄭玉林就任驛城區區長和國動委主任,上任第二天就來到區人武部現場辦公?吹絽^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取得了30多項獎牌,有著在縣里分管武裝工作任職多年經驗的他,連連高興地說:“榮譽的取得來之不易,越是成績好的時候,越要加大對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支持力度。” 驛城區是駐馬店市唯一的行政建制區,大中型企業單位多,兵員儲備基礎雄厚。如何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中實現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同頻共振?如何借助區位優勢探索全民國防教育的新路子?如何把民兵組織打造成和諧社會建設的拳頭力量?帶著這些問題,鄭玉林的日記里不斷出現了國防法律法規的學習心得,對國防建設工作的深入思考也成了他的主要調研課題。于是,駐軍營區、人武部和基層武裝部,接連不斷的出現他的身影。 作為時任區長和現任區委書記,地方經濟建設使得鄭玉林沒在多少空余時間,但只要是人武部組織的全區性的會議,他都準時參加;凡是國防后備力量建設遇到的難題,他都要親自過問,重點督導協調解決。 鄭玉林多次主持召開國防動員工作協調會,及時修訂《政府目標管理考核工作辦法》,明確區人武部對區屬各單位目標管理評比中涉及人民武裝、國防動員和國防教育工作內容的監控考核權,完善了議軍會、國防動員例會、武裝工作現場辦公和黨政領導軍事日等例會制度。 軍地共建文化模式,國防教育“組合拳”不斷挖掘紅色文化深層次內涵 學校納入教學,企業納入輪訓,干部納入考評。在一次城鄉文化建設調研時,鄭玉林提出借助文化載體建立國防教育雙效互動機制的建議。隨即,區里把國防法規考核列入對科股級干部和村組干部的培訓計劃,定期組織軍事日活動,大中型企業把國防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相互融合,居民社區也因地制宜地設立國防知識宣傳櫥窗,刷寫國防公益廣告,營造了濃郁的文化氛圍。 依托校園建立教育協作機制,是鄭玉林倡導的國防教育思路。在他的關心支持下,全區290多所中小學校廣泛開展了“以學校帶農村”、“以學生帶家長”的國防教育活動,在校園、家庭和社會形成了“三位一體”的良性循環。一時間,以國防教育為主體的第二課堂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素質教育內容,先后有11所中小學校受到省、市的表彰。 鄭玉林對鄉村國防教育更是有自己的想法,他和文明委的負責人一起調研認證,提出國防文化下鄉的建議。區國教育辦將國防政策、民兵法規和軍事科普知識提煉成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彩色噴繪的形式,在群眾密集的鄉鎮、街道和路口制作國防公益宣傳文化墻260多面,使國防觀念根植于城鄉居民心里。 在每年“八一”、國防教育日和征兵宣傳月,鄭玉林都主動參加軍地組織的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社會各界主動關心支持國防建設。區人武部以青年民兵為主體,集中左鄰右舍或群眾,定期開展國防教育,組織軍事知識競賽、文藝演出、軍體比賽、瞻仰烈士故居和閱讀革命故事書籍等活動,民政部門利用各類媒體宣傳了一大批優秀義務兵、模范軍屬和光榮之家,激發了人們愛國擁軍的熱情。 國防建設納入“書記工程”考評,把后備力量打造成一塊“金字招牌” 2008年年初,鄭玉林組織區委、區政府和區人武部負責人多方調研論證,將國防建設列入各級黨委、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目標考評內容,在人事調整、干部選拔任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資格審查以及區級以上表彰獎勵事項上,必須向國防動員部門通報把關,確保涉及到受表彰的先進單位、個人在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工作方面沒有推諉扯皮、違法違紀等問題。 為把民兵工作打造成推進產業快速發展的金字招牌,鄭玉林十分注重發揮民兵組織突擊力強的優勢,指導區委、區政府和區人武部聯合制定了《關于組織民兵興武建功推進產業快速發展的意見》等文件,選拔40多名政治意識強、業務精的專武干部和優秀退伍軍人,充實到企業兼任民兵分隊政治聯絡員。 黨團工會組織健全的優先編、動員專業人才裝備多的重點編。今年民兵整組展開后,鄭玉林提出了把民兵組織建設列入“書記工程”目標考評范圍,區人武部依托汽車制造維修、機械裝備和食品加工等產業園區,對口組建了11支民兵應急專業隊伍。通過布局調整和結構優化,形成了民兵工作與企業黨建良性互動、技術型民兵與白領專家型民兵并存及區域經濟與新興產業互補的組織格局。 作為地方黨管武裝第一責任人,鄭玉林果斷將提升民兵軍事訓練質量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專門召開議軍會研究落實措施,建議區財政每年追加訓練經費30多萬元,鼓勵民兵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攻關活動。在他的帶領下,民兵應急隊伍先出色完成石武高速鐵路供電保障、應急維穩、產業園區工程建設等30多項急難險重任務。 雙擁工作是承載城市發展的特殊名片,每一個細節都維系著大國防 “雙擁工作無小事,我這個區委書記,實際上是一個地方擁軍支前的協調員。駐軍有什么困難,要及時高效解決。”鄭玉林時常對區雙擁領導小組的同志這樣說。 為讓驛城籍官兵安心服役、軍屬安居樂業,作為區委書記,鄭玉林督促指導民兵、共青團、工會和婦聯組織成立了“愛心幫扶小分隊”,市區范圍內的車站、醫院、銀行網點等窗口服務單位,都開設了“軍人軍屬專用通道”,幫助軍人軍屬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題,市區大中專院校用實際行動開展科技擁軍活動,為駐軍培育軍地兩用人才800多人。 在鄭玉林的多方協調和安排下,區政府先后為駐軍開通了“八一”免費公交專線,建立了享譽豫南的“鐵騎書屋”,安裝了有線數字電視線路與設備,修建了高標準的戰備機動路,為駐軍子女就近入學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區里相關部門幫助駐驛部隊完成了供水、通信、供電等10多項基礎設施工程建設。 部隊過境訓練或演習時,區里主要領導主動靠前保障,從經費、物力、場地、裝備上無償提供支援。近3年來,駐軍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已支援和參加地方建設項目30多個,出動近2萬人次完成等急難險重任務,有力地推動了全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實現了軍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豐收。 (責任編輯:錦繡河山) |
頂一下
()
踩一下
()
------分隔線----------------------------
- 上一篇:深刻理解軍民融合式發展思想促進國防后備力量建設
- 下一篇:李一凡:龍亭湖畔興武人